半岛综合官网入口
半岛全站
半岛全站网站
半岛综合官网入口

南通海门:税收助力企业加快驶入智能新赛道

日期: 来源:半岛全站网站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一直都是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去年,海门坚持把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区转型发展的关键举措,共完成南通市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332个,新增省级以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3家,示范工厂数量列南通市第一。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海门区税务始终把服务好智能制造企业作为重要任务,精准落实减税降费优惠政策,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增添底气和后劲。

  走进海门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智慧工厂”,宽敞明亮的智能包装车间内,机器人装车系统、自动插袋系统正在马不停蹄地运行,在总控制室里,两名工人正对着电子显示屏进行实时监控,一经发现不当操作苗头立即通过对讲系统提醒。这些颠覆传统包装操作的模式让人眼前一亮。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海螺集团的下属子公司,这几年,该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建设智能工厂、打造智慧海螺,引领行业数字转型”号召,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目前,在生产方式上,我们在不断向工业自动控制化系统、供销物流系统、能源自动化系统等转变,开发实施了机器人自动装车系统、智能仓库管理系统、财务智能共享系统等。”说起智慧工厂建设,生产技术处处长郭光辉娓娓道来。

  目前车间的智能化、自动化覆盖率超90%,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度的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郭光辉说:“我们也可以毫无顾虑地提高生产环境,还是要感谢税务部门,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在内的各种税收优惠是我们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今年以来,我们涉及到的税收优惠金额就达到350万元。”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在极大改变生产环境的同时,还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宝钢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干软磁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料粉制作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专业十强企业。“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我们生产效率提升了50%以上,全公司上下加快发展的劲头更足了。”公司党支部书记张金龙边介绍边展示着两辆正在试运行的“AGV小车”智能搬运机器人,“这个小车不但可以24小时作业,而且能完成很多人工不能够达到的货物堆放高度和强度,相当于3名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宝钢磁业努力打造“中国软磁行业高端原料最佳供应商”的过程中,税务部门也始终陪伴左右,税收优惠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金龙说:“今年一季度我们已有了17万元的高新技术优惠,会朝着更高目标继续迈进,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底气。”

  对于江苏亨通电子来说,智能化数字化同样是提质增效的一件利器。企业主要生产各类汽车用电线电缆,最近五年来已累计投入上亿元完成了数字化转型。“我们的高可靠性物碳用新型检波器组合软电缆已经获得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全自动智能高速硅胶挤出生产线也革新了原来的工艺,每年可节约至少100万元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让我们成功入围高端车企的供应商行列。”装备研发负责人陈冬冬如数家珍道。

  今年,面对新能源汽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态势,陈冬冬表示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随着数字化效应的进一步发力和税务部门的863万元税收优惠,我相信我们肯定会赢得更大市场。”(陶怡瑾)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AI发展速度之快、应用场景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充分的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及其重要的作用,不相同的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水平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慢慢的变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地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且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世界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逐步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

  如今,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强,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交通运输结构逐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更高效,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发挥创新的源动力作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了打造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树”,迫切地需要加强原始创新,发展“从0到1”的根技术。

  政府工作报告说,经济稳步的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稳步的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

  记者4日从工业与信息化部获悉,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开好今年的全国两会,乘高水平发展之势、集攻坚克难之智、汇团结奋斗之力,必将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