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官网入口
半岛全站
半岛全站网站
半岛综合官网入口

汽车内外饰生产的基本工艺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硅胶发泡板    发布时间:2024-06-11 16:01:37
可定制
详细描述

  经历三十多年发展,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当前,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这“新四化”开始成为公认的未来趋势,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化。

  而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体量,接近十亿的潜在花钱的那群人,花了钱的人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积极拥抱态度,完整高效的供应链和蔚然成形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正在成为未来全世界汽车产业革命的主战场。

  汽车内饰(AutomotiveInterior)是指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及功能性、安全性、以及工程属性的车内零部件和汽车内部改装所用到的汽车产品两种类型。

  权威调查显示,汽车内部舒适度慢慢的变成了消费者选择新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排在车辆外观设计之前,仅次于汽车的可靠性及耐用程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花费大量精力设计汽车外观的制造商来说,车辆内饰只是一个缺少重视的后续问题。

  为了满足终端企业的需求,国内供应商也在不断布局、研发。那么,汽车内饰中上游企业到底有哪些呢?以下做了部分梳理: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造型设计工作量的60%以上,远超过汽车外形,是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汽车仪表由各种仪表、指示器(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特别是驾驶员用警示灯报警器等组成,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信息。

  仪表板为驾驶室中安装各种指示仪表和点火开关等的一个总成。它装在仪表嵌板上,或者作为附件装在转向管柱上;既有技术的功能又有艺术的功能,是整车风格的代表之一。

  硬质汽车的仪表板是一体式注塑成型单层结构的,不需要用表皮材料,大多数都用在卡车、载重汽车和客车。硬质汽车仪表板对表面要求比较高,要求表面要亚光而不反光,对人眼无刺激作用,对材料要求耐湿、耐热且刚性好、不易变形,注射成型的仪表板表面易产生流动痕和熔接痕,并易产生色差,因此表面要经过喷涂装饰后才能使用。

  真空吸塑成型仪表板是当前国内外轿车生产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具有仪表板缓冲作用好、安全性高、美观性强等优势。

  工艺流程:真空吸塑工艺和浇注发泡材料是两道关键工序,如果工艺条件控制不准,则易出现表皮破裂、厚薄不均、充填不满和气泡等。

  半硬泡软质仪表板的结构分为三层,分别为骨架(基材)、缓冲层和复合表皮。其中表皮主要有真空吸塑成型表皮、搪塑成型表皮和喷塑成型表皮三种,搪塑成型和喷塑成型在近年因其花纹均匀、无内应力、设计宽容度高等特点被大范围的应用,并得到客户高度认可,将成为中高档车主导。

  骨架:PC/ABS、PP、SMA、PPO(PPE)等改性材料; 泡沫缓冲层:PU泡沫 复合表皮:PVC,热塑性聚烯烃(TPO)、热塑性聚氨酯(TPU)等

  方向盘作为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是确保汽车沿正确路线行驶的关键。除需要具有一定强度、硬度,并能承受一定扭转力及弯曲应力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骨架:锌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钢材钣金(较少使用) 包覆层:聚氨酯PU、聚丙烯、酚醛树脂、木材等 表面:木料、PP,ABS等塑料、皮革、真皮和铝合金等

  安全气囊是指撞车时在乘员产生二次碰撞前,使气囊膨胀保护乘员的装置。安全气囊模块由接收从碰撞传感器传来的信号、产生气体的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展开膨胀、缓解二次碰撞的气囊及收藏充气装置和气囊的护圈及盖板构成。

  工艺流程:锦纶66 420D/F14原丝—整经—上浆—并条—分绞—织造—水洗—定型—涂层—成品汽车安全气囊织物—气囊袋

  汽车座椅一般由座椅骨架、功能件(滑轨、调角器、升降器等)、蒙皮、发泡塑料填充物、以及塑料附属零件5部分组成。

  骨架: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镁合金、轧制型材、钢板等 海绵体软垫:PU等 面罩:天然动物皮或者PVC革、PU革、超细纤维超真皮革、PET纤维、绒布等 外饰:聚氨酯等 调节手把:PBT/ABS、PA、POM、PC/PBT、PC/ABS等 安全带:PET纤维等

  工艺流程:汽车座椅的制备主要是骨架、海绵体发泡、面罩的制造与组装,总体的生产流程工艺如下图所示。座椅用PU发泡软垫一般都会采用发泡机模塑成型的工艺。座椅垫模压成型可采用热硫化法或冷硫化法。

  汽车脚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主机毯五大基本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环保汽车内饰零部件。汽车脚垫属于内部装饰品,保护车里车外的洁净,起到美观舒适点缀的作用。

  材料:PVC、XPE、EVA、TPE/TPR、PU等橡胶;黄牛皮、人造皮革等真皮;羊毛、棉质或者化纤等纤维材料。

  工艺流程:PVC发泡地垫革地垫的的脚垫市面上最为多见。PVC为软质塑料橡胶的材质,利用注胶倒模的方式生产,价格最为便宜色彩鲜艳。

  汽车地毯是集装饰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铺垫材料,它除了具有美观、柔软的外观之外,还会让你在驾驶或乘坐时,一路心旷神怡。

  汽车内饰地毯与后备箱地毯类似,均分为分为主地毯和装饰性地毯两种,主地毯一般由塑料和化纤注塑而成,是整车出厂必备的零件之一;目前常用轿车地毯内饰件一般由面料层、中间骨架层和底料层构成,装饰性地毯和后备箱垫是集吸水、吸尘、去污、隔音、保护主机毯五大基本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环保汽车内饰零部件。

  化纤:丙纶PP、腈纶、涤纶PET、尼龙PA、锦纶、麻纤维等 塑料:聚丙烯等 混纺:可能是化纤加羊毛,也可能是化纤加化纤,TPR、复合尼龙汽车地毯等 涂胶:羧基丁苯胶、EVA或者丙烯酸等

  工艺流程:主地毯一般为非织造型地毯,常用有针刺地毯、簇绒地毯两种,针刺地毯的制备流程为:簇绒地毯:簇绒-涂胶-淋膜-裁片-成型;原料-针刺-起绒-涂胶-淋膜-裁片:

  中国汽车门板市场容量最重要的包含新车配套市场容量及售后更换市场容量。2013年,中国汽车门板市场容量为8810万件,同比增长15.3%。2015-2020年,随着中国汽车产量及保有量的进一步增加,中国汽车门板市场容量有望保持9%以上的增速。

  工艺流程:三角装饰板背面直接注塑成型,有至少两个圆形柱子,在车门内饰板上与三角装饰板背面的柱子对应的位置开有安装孔,在安装孔上套有尼龙护环,通过柱子与尼龙护环过盈配合实现三角装饰板在车门内饰板上的安装。车门内饰板也常用注射成型的方法。

  立柱护板是车内部的一个大型侧圈覆盖件,对汽车内饰整体的美观性、乘坐舒服性、使用方便性及安全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轿车有A、B、C三个立柱,有的结构还有D柱,立柱护板固定在汽车侧围立柱内板上。

  传统内饰件行业空间大、格局清晰,是能够孕育龙头的细分赛道。按照单车价值1万元计算,再加总商用车的内饰件市场,内饰件全球市场接近万亿元。广大的市场空间是孕育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土壤,培育出多个全球大型零部件企业,如安通林、弗吉亚、安道拓、延锋等 。

  内饰件的单车配套价值量在1万元左右。门内护板、仪表板、方向盘、遮阳板、座椅等常见内饰件的单车配套价值量较高,一辆价格在15万元左右的乘用车内饰件的价值量大约在5628至14680元区间。

  行业格局清晰,目前国内合资车企的内饰市场,除了延峰内饰外,其余的德系、美系合资市场基本被弗吉亚、安通林等跨国龙头瓜分。目前国内本土内饰龙头包括华域汽车、宁波华翔、一汽富维、京威股份、双林股份、岱美股份、新泉股份、常熟汽饰等,客户仍然集中在自主车企。对于合资客户,主要是依靠母公司或自身合资公司切入,国产替代市场尚未完全打开。

  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主机厂马太效应愈加明显,未来能否顺利拓展头部客户,将是内饰企业成长的关键。

  从行业的终端销量来看,2019年,乘用车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其中,前四家头部客户,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2019年销量分别为208、196、147、133万辆,同比8.15%、1.87%、-14.3%、-1.47%,市占率合计32.6%,同比+0.66PCT,行业强者恒强的背景下,能否顺利拓展头部客户,已经为内饰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内外饰行业提供庞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内外饰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产值年上涨的速度基本保持在20%以上,行业规模几乎占了整个零部件总体规模的1/4。

  安全方面:汽车发生事故后,最先受到冲击的往往是汽车外饰件,同时,驾乘人员最先接触的就是内饰件,所以内外饰件在行车安全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汽车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很多企业结合这些法规和标准,将慢慢的变多的安全理念融入到内外饰件的开发过程中。

  节能方面:据预测,汽车自重降低10%,油耗就会降低6-8%,所以说到节能必须提到的就是轻量化,替代材料的是使用是实现轻量化主要途径之一,如兰博基尼碳纤维车身,丰田汽车的天然纤维内饰以及纳米保险杠,江森自控和丰田纺织的轻量化座椅,当然一些轻质材料成功应用的案例非常多,现在几乎能在每款中高端车上都能看到。

  环保方面:环境保护是近年来整个汽车产业当中最多提到的课题,无论是材料选用还是减排,都是围绕环保来做。丰田纺织洋麻材料的开发,早在1990年就开始把目光集中到生长周期短、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强、纤维强度高、材质轻特点的洋麻材料上,并于2000年在汽车门板上大量使用。

  舒适方面:主要是针对内饰件,通过各种各样的模拟、解析、人体工学方面的分析为乘员及驾驶提供更舒适的空间,比如在汽车内饰件设计上融入现代流行元素,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还有像部分隔热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整车及未来新能源汽车在空调使用中的能源消耗。作为汽车智能化的主要载体,未来汽车内外饰系统和汽车电子结合必然会慢慢的紧密。

  当前,以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全球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原有的产品技术、产业形态、商业模式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一个崭新的汽车世界呼之欲出。

  新时代背景下,全世界汽车产业正面临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以及共享化的不断提速,由此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这为汽车从开发、设计到制造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还为汽车内外饰、智能驾驶舱、新材料、智能加工设施等多个板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未来,汽车领域不仅将迎来无人驾驶的大时代,汽车内外饰也将给使用者带来别样体验,给材料公司可以提供的是一个“庞大”市场。内外饰改变汽车驾驶的体验在这个既要看脸又要讲求实力的时代,消费者对于汽车设计“由内而外”的精致化和人性化的要求自然也是越来越高。

  近些年来,新材料在汽车内外饰领域应用广泛,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内外饰的智能、美感、舒适度、降噪减震性能慢慢的变重要。随着不一样的品牌汽车的总体质量差距缩小,汽车内外饰成为了竞争的新战场,市场潜力巨大。

  以下包含1000+家中国知名汽车内饰件及外饰件企业分布地图及1400+全球知名汽车内外饰零部件企业名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您进一步探索中国汽车内外饰零部件企业的分布格局,一眼看遍所有潜在客户。

推荐产品 /RECOMMEND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