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综合官网入口
半岛全站
半岛全站网站
半岛综合官网入口

海门制造业以“智”取胜

日期: 来源:半岛全站网站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激发公司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强劲动能。去年,海门坚持把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转型发展、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举措,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大推进力度。通过一年努力,海门区共完成南通市级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332个,新增省级以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示范工厂3家,示范工厂数量列南通市第一。昨日,记者走访部分示范企业,感受到他们在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浪潮中汲取了不断前行的动力,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

  “智能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了50%以上,这为我们打造‘中国软磁行业高端原料最佳供应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公司上下加快发展的劲头更足了。”来到宝钢磁业(江苏)有限公司,公司党支部书记张金龙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宝钢磁业是一家专门干软磁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料粉制作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磁性材料专业十强企业。一走进企业的智能生产车间,记者就被两辆正在试运行的智能搬运机器人吸引,只见它们正将生产线上下来的成品料送入一排排高达6.9米左右的存储仓库,并整齐堆放。这两辆智能搬运机器人简称“AGV小车”,不但可以24小时作业,而且能完成很多人工不能够达到的货物堆放高度和强度,相当于3名工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车间的总控制室,两名技术员正全程跟踪电脑大屏幕,查看5条生产线的运作情况。据介绍,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该公司定制与研究开发了“软磁料粉智能工厂系统”,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真正的完成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信息化管控的全覆盖,并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将很多管理由“事后监管”变为“事前控制”,一些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有几率发生的风险被有效扼杀在萌芽状态。张金龙说:“去年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公司实现应税销售2.84亿元。今年肯定会朝着更高目标迈进,智能化的生产方式给了我们更多的底气。”

  “公司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创新,近年来引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度、全自动设备,建立完善了云平台监控体系,实际做到了数字化管理,这对我们降本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一件利器。”

  江苏亨通电子是中国500强企业亨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汽车用电线多年来,公司先后获得国家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近百项,公司产品“高可靠性物碳用新型检波器组合软电缆”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及国家火炬计划,最近五年来已累计投入上亿元完成了数字化转型。

  在亨通电子的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线缆智能制造车间,全新的设备十分亮眼,生产流水线旁,为数不多的员工在操作生产。在一条生产流水线旁,陈冬冬向记者介绍,这是公司去年投入1200万元从欧洲引进的全自动智能高速硅胶挤出生产线,革新了原来的工艺,每年可节约至少100万元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目前整个车间的设备联网率在96%以上,通过云平台监控系统来进行远程监控,大幅度的降低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人力成本和能源成本。“我们公司已成功入围高端车企的供应商行列,去年实现了应税销售7.29亿元,同比增幅近40%,面对新能源汽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态势。随着数字化效应的进一步发力,相信今年一定会赢得更大市场。”陈冬冬对未来信心满怀。

  “作为传统行业,我们坚持绿色发展步履不停。在生产的基本工艺方面,积极推动智慧赋能,推进绿色低碳变革,去年投入2000多万元推进智慧工厂建设,助推了节能减排再创佳绩。”走进海门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说起智慧工厂建设,生产技术处处长郭光辉向记者娓娓道来。

  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海螺集团的下属子公司,海门海螺水泥去年应税销售达14.1亿元,入库税金8200多万元,被评为“海门区杰出贡献工业公司”。这几年,该公司积极响应集团“建设智能工厂、打造智慧海螺,引领行业数字转型”号召,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走进企业的智能包装车间,只见新投入的机器人装车系统、自动插袋系统正在运行,现场只有两三名工人在操作。在总控制室,两名工人正对着电子显示屏进行实时监控,一经发现不当操作苗头立即通过对讲系统提醒。郭光辉和记者说,作为水泥生产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是大势所趋,公司先后建成了“工业生产智能控制管理系统”“智能仓储系统”“EHS信息管理系统”等工业生产“大脑”,通过逐渐完备,目前车间的智能化、自动化覆盖率超90%,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幅度的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可年消纳各类工业固废约60万吨。郭光辉说:“节能减排永远在路上,接下来公司将以大企业的社会担当为己任,强化智能设备的运行和管理,逐步提升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消耗率,朝着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勇毅前行,让智慧海螺的品牌更响亮。”